最新目录

情为语变之原论评介(4)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梦的解析·导言》认为,文有曲语(委婉语),言有曲语,并以医生与孕妇间的对话阐述委婉语问题,即“如受胎,人谓与性事有连,未便揭言(名言,

《梦的解析·导言》认为,文有曲语(委婉语),言有曲语,并以医生与孕妇间的对话阐述委婉语问题,即“如受胎,人谓与性事有连,未便揭言(名言,笔者注)。而举国不讲生子,在势胡可?遂乃回环其辞,曰‘那件事’,曰‘不能动矣’,措辞不同,指事犹是,他方闻而不怿,将一与径说受胎无异。虽然,人终采暗语而避明言”(p.54)。此系说者实现假定“受胎”一指,早已了然于胸,出于礼貌用以委婉语描述怀孕一事。

继胡以鲁《国语学草创》(1912)引入任意性观点之后,该书系首次采用该观点,阐述名物指称的任意性问题。师氏以左轮手枪的命名过程为实例,说明名物之间指称的任意性观点,即“命名一若任意为之。然深窥其蕴,有以明其非是”(p.14)。

梅令格在《原语》中提出“声音之道,大抵基于模仿本能”(p.39),这种观点早期称之为摹仿观,章太炎在《论语言文字之学》(1906)与胡以鲁(1912)均有所论述,但该书纳之,批评以语音模仿表意,致使语言文字发生变化的观点。

另有由口误致使语言发生演变的观点,即因情感障碍,因情生滑,由滑成习,终使语言发生变化。虽然口误是语言演变的一个小原因,但语言使用中的确存在类此现象,经长久使用,口误语言最终成为语言的习常现象。

2 术语

语义学这一学科术语,1930年引进时,被译为意义学。虽然乐嗣炳于《语言学大意》(1923)中,已将其命名为意义,但确定为学科名称,却从1930年的意义学沿用开始。有关语义这一术语的使用,民国前期大多采用意义对译之,而《情为语变之原论》却将其译为语意(p.28)。

师氏自造一术语“寄情字”,用以指称“字之供人发抒情感之用”(p.17),该书及时将其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语言研究者的视野。此外,师氏自创学科语力学(参见p.39,75),有关语力学的内容与任务,前文有所阐述,此不赘述。

师氏引用句法研究者的观点,讨论句法与语变之间的关联,为中国读者引进了句法(syntax)的表述。师氏在论述宾偏次语法现象时,引述句法学家槐瑟(Weise)的论述,引进脉络这一表述(p.42),在论述句法层面的语变时引进文脉这一表述(p.46)。

四、余论

该书为译著史籍,其所含的译者痕迹、学风启示及学科史地位,对今日学术界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单独阐述一番。

1 译者痕迹

何谓译者痕迹?在译作中,译者留下的易于识别的,不为原语或原语文本所有的,个性化特征,如文本结构、注解、原语化程度等。概观章氏译《情为语变之原论》,译者痕迹可概括如下五端:(1)译者增加类似书目与简略式索引的译名对照表,改变了原著的结构;(2)译者自行添加了文内夹注,解释外文术语及相关理论,方便读者理解与消化,以图传递该书所有的正能量;(3)译者用取自古籍的生僻字及汉语读者耳熟能详之字汇,译介国外的陌生术语指称,以图架构理解国外理论的桥梁;(4)译者在论述语词生成任意性时,借用中国流行的印度胜论说中的德与实,阐述语词生成的过程(p.14-15),以便中文读者更加晓畅;(5)译者将德文例证中的字汇,皆以转音形式呈现,方便不懂德文的中文读者阅读,于无形之中凸显了译者的痕迹。

在版权封面上,译者名与作者名并置。此举虽为民国出版译者的惯常习惯,但却凸显了译者的痕迹,捍卫了译者的权利,为今日出版界不重视译者作用的时弊,提供了参考和启迪。针对时下译者不署名,或以版权页小字标明的时弊,我们号召出版界与相关部门,重视译者的权利,还给译者相应的地位。

2 学风的启示

如作者师氏在序言中所言,脱稿后,发现该书题旨与巴利新书《言语与生活》略同,遂而概述其相关内容,加以比较说明,实乃道德学风之楷模,值得当今学界效仿。

译者章士钊采用古籍字汇,译介国外理论,却未掠别人之美,一一标明阐述之。譬如,章氏在译介作者提出的语变假设原则时,用宣叙译介言说情感的主张,并于其后说明出处与意旨,即“按《释名》也,宣彼此之意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述也。今借译此”(p.9)。又譬如,章氏译介“轮廓似”观点时,用“物际”译介“物与物之间的外形相若”,并交代“物际”二字的出处与意味,即“犹言物与物间,二字出《庄子》,今借译”(p.18)。译者所持这种实事求是的乾嘉遗风,为今日学派树立了效仿楷模。如今学者若能如此实事求是,学界的腐败抄袭现象,就可胎死腹中,从而学界的环境将得以圆满净化。

文章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网址: http://www.cbfxyjzzs.cn/qikandaodu/2021/0424/618.html



上一篇:言简意赅范例详实易学易用评外语教学中的科研
下一篇:孽债英文版在悉尼

出版发行研究投稿 | 出版发行研究编辑部| 出版发行研究版面费 | 出版发行研究论文发表 | 出版发行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