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探析提高教辅图书质量的几种方法(2)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出版单位要重视落实“三审”制度,初审、复审和终审人员也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这样教辅图书的质量才能做到有效的把关。 (四)切实提升教辅图

出版单位要重视落实“三审”制度,初审、复审和终审人员也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这样教辅图书的质量才能做到有效的把关。

(四)切实提升教辅图书编校质量

(1)出版单位管理层面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①要培养相对稳定的教辅编校团队。有计划地对编校人员进行关于国家图书质量标准和语言规范的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品牌意识,从根本上杜绝科学性、知识性、文字性差错。

②严格执行“三校一通读”的工作制度。执行为保证编校质量,出版单位在编校工作中,务必要将“三校一通读”的工作制度落实到每一名图书编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并提升其管理地位,将之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去坚持。争取做到环环相扣,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不同环节的作用。

③重视印前质量检验。由质检部门对清样进行检查,合乎要求的,责编可以签字下厂印刷;不合要求的,责编需要对全书重新通读审核,改正错误,再次送检,直到质检合格后方能签字下厂。

④建立编校质量奖惩机制。为了对审读和校对的质量进行评价,出版单位要建立编校质量奖惩机制,在编校过程中对各个环节都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明确职责和质量要求,以利于考核工作的执行。在建立严格、有效、可操作的制约措施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将考评结果与奖金福利挂钩,以此作为对编校人员进行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

⑤定期组织单位内部业务交流和编校知识考试。单位内部的业务交流可能更有针对性,也便于大家及时总结和互相学习。组织编校知识考试其实也是一种培训方式,有利于编辑检验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提高对错误的敏感性。

(2)教辅图书编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提高责任意识。正如中原出版人时刻铭记在心的“书比天大,责比山大”,教辅图书编校人员要对手中的每一份书稿把好质量关,做出真正的精品图书。

②熟悉教材内容。教辅图书编校人员只有十分熟悉教材内容,充分掌握教材的知识点和重点,才能做好编校工作。同时还要注意核对最新教材,因为教材每年都有修订,尤其是同步类教辅产品,一定要注意与最新教材核对。

③加强业务学习。除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外,还要经常学习《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出版管理条例》等出版条例规定,经常翻阅《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咬文嚼字》等工具书。经常查看差错案例,可以帮助自己时刻保持对易错问题的敏感性。

④注意学科特点。文科书稿要特别注意政治问题(文章作者也要注意审核),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内容前后的逻辑、题目的设置重复问题、文图对应等问题;理科书稿要注意题目本身的严谨性,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量和单位的规范,题图表吻合,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问题。

⑤核对重要项目。如封面、书脊、版权页和扉页中书名、作者、出版单位是否一致;封底书号和版权页上书号信息是否一致;目录、内文标题和答案标题是否一致,目录上所显示章节标题页码和其实际所在页码是否一致;单双页眉信息是否正确;所有章节序号、题目序号和插图序号是否正确;题目和答案是否一一对应;选择题四个选项序号是否重复;断排现象是否存在等。在实际编校过程中,以上信息的核对检查工作容易忽略,但是它们十分重要又极易做到,所以在送质检之前一定要再核对一遍,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

(五)管理好装帧设计和印刷装订环节

教辅图书的装帧设计在设计理念上应打破教辅传统装帧设计一成不变的套路,要敢于创造全新的视觉感受,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设计元素传达教辅的内容特色和精神内涵。还要借助不同的形式进行合适的层次编排,活跃版面,注重版式设计细节,设计与图文内容要协调,注重教辅图书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方便学生阅读,特别是对字体、字号的设计,首先要从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的角度出发,不能因节省版面等原因缩小字号。

在图书印刷环节,应根据教辅产品春秋两季的特点,印制管理部门要尽早与编辑部门协调沟通各科目品种的修订情况,把握住教材教辅生产的时间节点,与编辑、营销部门共同制作每季的生产计划表,明确付印时间。对于付印特别迟的产品要提前准备多种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生产方案,力争在越来越短暂的教辅生产季做到“课前到书”。[3]

文章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网址: http://www.cbfxyjzzs.cn/qikandaodu/2021/0611/698.html



上一篇:从策划到出版全流程打造大型专业丛书以生产安
下一篇:基于疫情影响下高校教材出版的思考

出版发行研究投稿 | 出版发行研究编辑部| 出版发行研究版面费 | 出版发行研究论文发表 | 出版发行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