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历史视野与当下体察的世情关怀大河平野黄河滩(2)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报告文学是纪实性文学,属于非虚构写作。如何在不触破真人真事底线的同时,尽可能让“报告”具有“文学”色彩,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这对作者来说

报告文学是纪实性文学,属于非虚构写作。如何在不触破真人真事底线的同时,尽可能让“报告”具有“文学”色彩,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这对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作为职业编辑,孟中文具有多年创作和阅读经验的积累,在创作过程中,她精心调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采用散文笔法谋篇布局,借用小说手法抒情写景,力图让真实的记录焕发出斑斓的光彩。

一是打通古今文脉。写出黄河滩区的“前世今生”,这个从开始接触就自发萌生的强烈愿望,一直追随着作者的思路,如影随形般的贯穿其中。“家住黄河滩”作为“引文”,用寥寥不足两千字的开篇,点画出了滩区人的性格特征、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勾勒出了滩区人从灾难困苦中走上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艰辛历程,重点指明了进入新时代以来脱贫致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是提纲挈领地提示了全书的故事梗概。

作为正文开头的第一、二章,分三条线写了有关黄河的“前世今生”。一是黄河作为华夏母亲河的历史源流,从“云山苍苍,河水泱泱”,到“千里平野”“泱泱亘古河”,写出了五千年奔流不息的黄河文明。二是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的管理体制,从两汉时期的“河堤使者”,到新中国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写出了历朝历代对黄河的重视和管理。三是黄河作为“滚河”、害河的治理方略,从“洪水方割,千年治理”到“说不尽的故道情殇”,从古代的“大禹治水”到“治河三策”“治河六柳法”,再到现代化的修堤固防,写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野性,写出了世世代代管河治河的尝试与得失,以及新中国征服驾驭黄河的成功经验。这三条线贯穿古今,每一条线都突出了流经故土的菏泽段,都突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不仅客观记述了黄河洪患中“伤痕累累的曹州”,而且详尽描述了变害为利后的“万木葱茏又逢春”。这种历述“前世今生”,打通古今文脉的做法,为下文紧锣密鼓的滩区大迁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联缀零珠散贝。滩区迁建是国家精准扶贫方略,仅菏泽市就涉及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4个县(区),16个乡镇,207个村庄。其中所形成的13处滩区,滩内居民约14.8万人,几乎占全省滩区人口的四分之一。就迁建的方式来说,也是因地制宜,有的是就地筑“村台”,有的是堤外建新村。而新村建设的工地可以说是四分五散,星罗棋布。要把这些散碎的场点和支离的人物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表现,需要很强的驾驭素材的能力。作者以自己走访的路线为“经”,以各县(区)乡镇的地理位置和村庄迁建方式为“纬”,前后穿插,左右联缀,让各县(区)各乡村的迁建活动联翩呈现,主要人物依次登台。就像用丝线缝制的金甲玉衣,情相牵且意相连,形散而神不散。更像精心导演的一台大戏,场次迭加而先后分明,人物频出却井然有序。

三是精雕繁枝细节。全书涉及黄河及滩区迁建大大小小的事件近百个,上上下下的人物数十个。作者对每件事每个人并没有平均用墨,而是有详有略,有粗有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精致生动的细节描写。历史上黄河发生了1960多次决口,大的迁徙改道有28次,其中流经菏泽的就有12次,给沿岸人民造成的灾难不计其数。而作者着笔最多的是其中的8次,详细记述了每次决口的时间、地点及危害,有的还点明了具体原因。作者详写的这些灾难,都是与菏泽历史密切相关的。目的在于强调,“历经坎坷的菏泽人在每一次洪水肆虐,田园庐舍荡然无存后,都顽强地站了起来,并望着日月砥砺前行”,赞扬的是菏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描写东明县退休水利局长史月恒的时候,称他为“活地图”。作者用相当多的笔墨写他的“活”,性格活、脑筋活、说话活,写他的“熟”,黄河熟、村庄熟、村民熟。通过许多活生生的细节,活脱脱地展现了一个成熟老到的基层水利干部的鲜活形象。

四是激活文字灵性。巧妙运用语言,让文字恰到好处的为事件发展和人物形象服务,是作家的看家本领。该书作者在讲故事、说人物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让一个个僵硬的文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饱满起来。如用“云山苍苍,河水泱泱”表现黄河的悠久,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反映村民对迁建的心理反响,用“喊你回家”这种暖语,表达对回乡创业的呼唤,用“一碗河水半碗沙”“如果今年不漫滩,狗都能娶上媳妇”这种俗语,表达滩区人对黄河的认知和敬畏,用“迎着太阳出发”表达滩区人对新生活的期盼。同时,作者还引经据典、借石攻玉,引用了许多古代典籍的原始记录,大多用以揭示古往今来黄河治理的因缘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全书引用的经书、史书、志书、子书等不下30余种。这些古代的经典文字,巧妙地穿插在行文中,增色了文章的典雅和深邃。

文章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网址: http://www.cbfxyjzzs.cn/qikandaodu/2021/0629/725.html



上一篇: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卷第辑出版发行
下一篇:郑洞国传

出版发行研究投稿 | 出版发行研究编辑部| 出版发行研究版面费 | 出版发行研究论文发表 | 出版发行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